庵上石坊位于山东省安丘市城西南33公里的庵上镇,建于1829年(清道光九年),是庵上村马若拙为其嫂王氏所建的节孝坊。据<马氏家谱>记载:马若拙(1788-1849),字子朴,号慧斋,太学生,例授修职郎,候补县丞,是当地的大富户;其兄马若愚(1784-1804),字智斋,例赠登仕郎,候选州吏目,娶诸城大北兴翰林之女王氏为妻。王氏到马家,在封建礼教束缚下,婚后三年夫妇未能同房。不久,马若愚染病身亡,王氏秉承家教,矢志守节,躬奉双亲,邻里称她“奉亲守志,节孝两全”。相传石坊由江苏扬州艺人李克勤、李克俭兄弟带领8名弟子用了14年的时间设计雕刻而成,以完美的造型设计和卓绝的雕刻技艺闻名遐迩。素有“天下无二坊,除了兖州是庵上”之说,意谓除兖州牌坊外,天下再无其它牌坊可与之媲美(兖州石坊在文革期间被毁)。有专家评论,庵上石坊是中国1400多座石坊中最为精湛、工巧的一座,某些地方比北京故宫、曲阜孔庙的雕刻还要高出一筹。 石坊坐西朝东,通高约12米,宽9.35米,全用石灰石垒叠而成。其结构可分为座、身、顶三部分。坊座为4块条状基石及4组圆雕石狮,坊身是由4根立柱组成的正门和两个边门,坊顶为单檐庑殿式。上部两面均刻“圣旨”二字,两面正楼匾分别镌刻“节动天褒”、“贞顺留芳”楷书大字,题跋为“旌表儒童马若愚妻王氏节孝坊”,次楼匾上的刻字分别是“大清道光”、“已丑岁建”。坊上题字传为高密翰林单兰亭所书。石坊的雕刻内容丰富多彩,既有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异兽,又有现实中的风土人情。艺人采用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圆雕等多种技法,在不同部位刻画了车马人物、飞禽走兽、花鸟鱼虫、风云水月等数十种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