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门以内为西观赏区,以原来的赵楼花园为基础。这里除大片牡丹外,还有松柏编制的鸟兽、人物和牌坊;有现代化的温室,有供游人食宿和举办各种展览用的仿明代建筑--观花楼。园中专门开辟了紫牡丹和白牡丹观赏区,葛巾、玉版两个花仙的塑像,身披朝霞,红妆素裹,使人看了葛巾、玉版这两种名贵的牡丹花,再观赏到牡丹仙子的艳丽姿容,不禁想起蒲松龄的动人描写:“宫妆艳艳”,“纤腰盈掬”,“玉肌乍露热香四流……”似乎两个花仙飘飘然窃窃然正同观花的人群欢聚。 北大门以内为北观赏区,以原来李集的花园为基础,除有大面积的牡丹、芍药外,现代化的大型暖房,中国园林式的院落、颇使人流恋忘返。园中心,垂柳掩映下有一座花亭,可供游人小憩,细细领略园内风光。
亭东面,为东观赏区,以何楼、毛胡同两村的花园为基础,扩建而成。牡丹园的东部,紧靠“柳荫笼沙岸”“十里尽芙蕖”的古水河,是著名的古战场桂陵之战遗址,一九九七年建有“桂陵之战遗址”碑亭。牡丹园东侧,以桂陵台为中心,是闻名全国的曹州耿饼集中产地,柿林中不少是上百年以至几百年的老柿树。每到金秋,累累果实挂满枝头,金黄的叶儿衬着赤红的柿子,远望似映满天边的朝霞。这里的柿饼因质细、味甜、无核、霜厚而出名,清代耿庄耿氏果农进贡,朝廷赐名“耿饼”。清代诗人苏毓眉有诗云:“桂陵迹犹在,齐魏已成空。惟有千林柿,来看十月红。恍如霜后柏,疑是晚江枫。枝枝垂朱果,胜似牡丹丛。”一九七二年在临沂银雀山出土<孙膑兵法>竹简,有关于孙膑在桂陵生擒庞涓的详细记载,纠正了司马迁流传几千年的<史记>中关于庞涓战死马陵道的错误记载。从此,大大提高了桂陵台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为今天观赏“曹州牡丹园”的人们平添了一层游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