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它是中国国内与北京故宫仅存的两座古代帝王大型宫殿建筑群之一。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及继承者清太宗皇太极两代帝王在元朝和明朝时期旧城基础上营建和使用的清代“盛京大内宫阙”。始建于1624年(明天启四年,后金天命九年),建成于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1643年(清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年仅六岁的福临在笃恭殿(大政殿)这座昔日皇家宫殿即成为陪都宫殿。顺治元年(1644)设盛京总管,官司秩二品。康熙元年(1662)改为镇守辽东将军,四年改为镇守奉天将军,下设五部即:礼部侍郎、户部侍郎、工部侍郎、刑部侍郎,十三年增设兵部侍郎。雍正三年(1725)改设奉天府,乾隆元年(1736)又改设奉天府尹。康熙和乾隆时期为清帝东巡驻跸和恭贮先祖及宫中之物,又加以重修、重建和扩建,开成这座皇宫与行宫并存的积累状宫苑建筑群体。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诸帝十一次东巡在此驻跸。 沈阳故宫那金龙蟠柱的大政殿、崇政殿,排如雁行的十王亭、万字炕口袋房的清宁宫,古朴典雅的文朔阁,以及凤凰楼等高台建筑,在中国宫殿建筑史上绝无仅有;那极富满族情调的“宫高殿低”的建筑风格,更是“别无分号”。这座占地6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始建于1625年(后金天命十年),建成于1636年(清崇德元年)。全部建筑90余所,300余间。 沈阳故宫博物院不仅是古代宫殿建筑群,还以丰富的珍贵收藏而著称于海内外,故宫内陈列了大量旧皇宫遗留下来的宫廷文物,如努尔哈赤用过的剑等。 正门: ![]() 大清门: ![]() 颐和殿: ![]() 大政殿: ![]() 文渊阁: ![]() 五体清文鉴: ![]() 十王亭之正黄旗亭: ![]() 凤凰楼: ![]() |